和平火力發電廠、台泥和平廠、亞洲水泥廠及中華紙漿廠為轄內重大空氣品質管制工廠,其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量佔全縣90%以上。因此,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為維護良好空氣品質與優質的生活環境,每年均會選定二大廠執行駐廠深度查核並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為期2天的診斷輔導會議,除讓業者能正視民眾關切的環保議題,並能即時因應且做好相關的污染防制工作。

環保局114年度選定中華紙漿廠(已完成第一階段)及亞洲水泥廠執行深度查核工作,其中10月16~17日辦理亞洲水泥廠污染改善診斷輔導會議,該廠3套製程靜電集塵機(EP)在未改善前煙囪排煙問題時常接獲民眾陳情,不過經輔導業者將其改成袋式集塵器後,排煙問題已大幅改善。

亞洲水泥廠診斷輔導會議邀請國內具有空氣污染防制專長之專家學者前往實地現勘,包括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張木彬、大漢技術學院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助理教授許文昌及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謝哲隆與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教授陳華偉等4位擔任輔導診斷小組,希望透過小組所提改善建議,讓業者能更精準掌握改善方向並藉此提昇民眾觀感。

本次診斷輔導小組勘查後提出幾點改善建議,包含該廠持續響應循環經濟使用替代性輔助原料、燃料,讓資源有效利用外,應對進廠物料成分嚴格把關避免大量重金屬投入製程造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其次,近年來環境部對於水泥業汞排放甚為重視,縣府環保局已持續針對該廠常態使用且用量較大的物料進行採樣並分析其含汞量,希望該廠針對鐵礦(砂)其拌合料可選用汞含量較低之物料替代燃煤飛灰,以減少製程汞排放。最後,小組委員不忘提醒亞泥公司115年水泥業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加嚴至220 ppm,根據目前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監測數據顯示,如要穩定維持220ppm仍需積極努力。

縣長徐榛蔚表示,水泥業屬於高碳排產業,近年來貴廠配合中央政策積極導入使用各類再利用資源,如紙漿污泥、木屑及固體再生燃料等作為替代物料,提醒業者應積極做好物料成分管控以避免衍生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此外,縣府除持續辦理污染管制稽查、防制設施查核及推動業者自主減污減碳協商等重點工作外,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3項「良好健康與福祉」、第11項「永續城鄉」、第13項「氣候行動」及第17項「夥伴關係」等目標,建構安全、健康與永續的生活環境。